铜喷泉雕塑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承压水的地面露头部分,现也可以指人工设计建造的具有使用或景观功能的喷水设备。古代铜喷泉雕塑多利用既有水源改造形成,最早的大规模人工建造的铜喷泉雕塑始自古罗马时期。与中国、埃及等沿河流发展起来的文明古国不同的是,罗马人不是被动地适应水源,而是在城市中修建了最早的供水系统――输水道。关于罗马为何出现了城市输水系统,一般认为是由于罗马建立在七座小山丘上,运水不便,而超过百万的城市人口需水量极大,因而必须将贮存在城市周围水库和池塘中的水输送入罗马城。另一浪漫的说法则是,罗马人为避瘟疫,听从医神阿斯克勒皮厄斯的神谕改喝泉水。
于是他们放弃了赖以生存的泰伯河水,而用输水道从附近几十公里外的山泉取水。罗马人的供水系统是开放式的,水不停地流入城市,然后通过地下水道排走,水流的循环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人工铜喷泉雕塑,供人们排队取水的开敞空间就形成了一类以铜喷泉雕塑为主题的广场。
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供水不再使用未经处理的自然水体,汲水系统也不再依赖广场上的泉眼。于是铜喷泉雕塑的供水功能逐渐减弱,而其环境价值却不断得到提升。除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外,它们还有调节局部小气候、美化环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