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相,又称‘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士相’,是指佛不同凡响的三十二种奇异突出的特征,如双肩圆满,皮肤细腻,牙齿齐而白,睫毛长而美,眉间有白毫,头顶有肉鬓等。八十种好,又称‘八十种随形好’,是指佛的头、面、鼻、口、耳、眼、手、足等处八十种微细特征,如佛的指甲薄润光洁,手足指圆而细长,嘴唇红润匀称,鼻梁修长不露鼻孔等,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佛的形象一般为出家比丘相,身着袈裟,偏袒右肩,顶有肉鬓,结跏趺坐。表面看来十分朴素、简单,但在造像中却有着严格、繁琐的仪轨规定。在宗教的意义上,佛的造型必须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合称‘相好’。
三世佛从空间上来讲,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俗称“横三世佛”。他们在殿堂中的位置是:释迦牟尼佛居中,阿弥陀佛居左,药师佛居右。在本幅唐卡中,主尊是由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组成的“竖三世佛”,同时在唐卡的上界有密宗阿弥陀佛的化身无量光佛和药师佛,他们与主尊中的释迦牟尼佛组成了“横三世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