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铜质软很容易烧化,所以不能长时间烧同一个地方。 铜板自然冷却后,将画稿拷贝到铜板上,然后用头很扁的攒子沿线敲一遍,要注意不能用力过猛,否则后面锻打时很容易打破。线的深度以能从背面看清印记为宜。起大形这一步主要是将大的形体、高度和前后关系表现出来。

锻铜浮雕的制作工艺是非常严谨的,简单的来说它是利用铜质软、延展性好等特性,经过反复锻烧、锤打而成的。先将铜板锻烧,要注意的是一遍一定要烧透、烧匀,以稍微发红为宜。如果烧的不透不匀,会给一步难,也不利于起基本形。
在这期间也要不时地用形,从而使整个形体不至于变形。 修整形体,深入刻画。首先也要将形体上大体的起伏用小木攒敲好,然后再用铁攒子敲打。但不要操之过急要几遍敲打而成,不能一遍完成。灌胶,完善细节。这是画龙点睛的重要一步,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技巧。

一幅作品的成败关键就在细节。先将铜板烧熬成粥状,倒在铜板的反面凹处,按平。自然冷却、硬化后将细节刻画出来。 将固体色料熔于热水中,水温一般在70~80摄氏度之间。然后将铸铜浮雕用稀硫酸洗净,用清水冲蘸色擦到铜板上,直到变黑为止。
先从正面用大的木攒子从铜边缘向线,即形体打。这样是为了将线的边缘堆得厚一些,以便起到理想的高度而且不易破。然后再从反面将线内的形体高度敲出来。也是一遍后需要锻烧,使其重新软化,这样反复地锻打、烧制直到将大体的轮廓及起伏关系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