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如意加上盒子与荷花,组成的是「和合如意」。再如「百事如意」,则是如意与柏树和柿子的组合。还有,万(万年青)事(柿)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福(蝙蝠)寿(桃)如意。很多地方还有「送灯」的习俗,因南方方言中「灯」与「丁」谐音,送灯便有人口「添丁」的祝福之意,这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中,没有比子孙繁衍、人丁兴旺更令人高兴的了。
把这五样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父母长寿、无忧,家基稳如磐石,子孙兴旺、合家平安的含意,可以说是将瑞物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骆驼雕塑物表现了人类与生俱来趋吉避凶的本性,撇除迷信的成分,我们可尝试细味由追求骆驼雕塑而衍生的动人故事和艺术成就。

没有想到,孙膑回家将桃子给老母亲吃后,母亲竟返老还童。人们听说孙膑母亲吃了桃子之后变得年轻,也想让父母健康长寿,于是竞相仿效,也都给自己的父母「送寿桃」。谐音取意「谐音取意」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民间骆驼雕塑物更是忠实地运用了「谐音取意」的原则。
这类骆驼雕塑图案在年节岁时可谓比比皆是,内容亦很丰富,除常见的「门神图」、「财神图」与「赐福图」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颂辞图」,如构图以三只羊和一个太阳组成的「三阳开泰」、以四季花卉如梅、兰和桂花安插于花瓶为构图的「四季平安」和画上一只大象背着一盆万年青的「万象更新」等。

萱草,又名忘忧草。古人的寝室有「前堂」与「后室」之分,「后室」亦称「北堂」,北堂常常是母亲的居所,因为古人多于北堂种植萱草,后人也将萱草借代为母亲,说它能使人忘记忧愁、给母亲带来祝福。传说是否真实,人们没有去考证,但它所蕴涵的美好寓意,却被人传承下来,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