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悠久的。到汉代已有盖天、宣夜和浑天等学派。盖天说认为,天如盖,盖心是北极,天盖左旋,日月星辰右转。宣夜说认为天无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并不附着于“天体”之上。浑天说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行。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
浑天仪最早是西汉时期落下闳发明的,东汉科学家张衡改进和完善,浑天仪铜雕塑是现代公园、广场比较常见的一类景观雕塑,浑天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座标的一种观测仪器,由早期四游仪和赤道环组成,内有窥管,亦称望管,用以测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也能测定天体的黄道经度和地平坐标。